【人物名片】
滕召華,男,1964年11月生于湖南洪江,漢族,祖籍湖南麻陽,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研究生。
湖南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沙彩納鋼模板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沙彩納竹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
2013年“毛澤東主席浮雕瓷像”問世。
2014年釋迦牟尼佛瓷塑像“多寶佛”問世。
【引言】
智者,皆有獨到犀利的眼光,堅持真理的睿智和敢為人先的銳力,更要有異于常人的定力,潛心鉆研的精神和文化傳承的責任與使命感,甚至要忍受無援的孤獨和嘲諷。滕召華,便是這類智者。
他懷揣著對大球泥的珍惜,對“毛瓷”的敬重,對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喜愛,對湘瓷文化的傳承責任使命,潛心開創(chuàng)國瓷藝術的新篇章,夢想著將湘瓷打造成為湖南乃至中國的文化名片,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絢麗的邂逅 “淘泥”成了他下半生最愛
從容豁達、目光深邃,這是初次見面滕召華給人的印象;與他細細交流,便能感受到他舉手投足間的自信;慢慢深入詳談,便能體會到他運籌帷幄時的魄力。
滕召華,出生于湖南雪峰山下的洪江市,曾管理統(tǒng)領過國有大型企業(yè),榮獲過湖南省和國家林業(yè)部勞動模范榮譽。2005年,滕召華下海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竹膠板行業(yè)起步,創(chuàng)辦了長沙彩納竹業(yè)有限公司,定義“彩納”是取“China”的諧音,他堅持企業(yè)是個人的,也是國家的,希望彩納企業(yè)能成為國家產業(yè)發(fā)展的驕傲。2008年,正值國家高速公路和高鐵事業(yè)發(fā)展的巔峰,為了全力配合國家高速公路和高鐵建設發(fā)展的服務需要,他又投資創(chuàng)立了長沙彩納鋼模板有限公司,企業(yè)辦得風生水起。
五十年的輾轉,褪去了而立的彷徨青澀,抹去了不惑的沖動自負,滕召華的事業(yè)一次次騰飛。在打拼之余,他開始慢慢品味文化收藏的樂趣。一次偶然的“邂逅”,滕召華與醴陵釉下五彩瓷結下了不解之緣。2004年他去拜訪一位國家級大師時,偶然在收藏室里看見這個周身白潤、絢麗奪目的寶貝——醴陵釉下五彩瓷瓶,一見鐘情。談及當時的感受,滕召華說:“就感覺眼前一亮,而這第一眼,讓我的心里千回百轉,感嘆了四個字,白、潤、透、薄,真是瓷中精品。”自這一面之緣后,滕召華開始潛心搜集瓷器,越發(fā)愛不釋手。
其實,滕召華在瓷器方面并不是完全的外行。小時候,他的姨父一家就在瓷廠工作,他經常會跑去瓷廠玩,也在瓷廠兼過職,這樣的偶然,激發(fā)出了他對陶瓷深埋于心的興趣。
滕召華多次請教洪江瓷廠廠長曾昭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等行業(yè)教授、名家,在他們的介紹下,他知道了絕世“毛瓷”的由來,也得知了其精致、斑斕的原因——大球泥,這個出自雪峰山下,制作“毛瓷”最稀缺寶貴的原料。為了深層次的了解五彩瓷,滕召華專程去北京拜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陶瓷行業(yè)終身成就獎得主張守智夫婦,向他們取經,張守智對大球泥給予了高度評價:“沒有大球泥,就沒有毛瓷!
提起“毛瓷”,滕召華風趣地提到他與毛主席的不解之緣。據(jù)他介紹,他本人因為貌相與延安時期的毛主席頗有幾分神似,曾受邀參加過一些電影電視劇的試鏡與拍攝;更巧的是,他的女兒也在毛澤東主席誕辰100周年的1993年來到這個世界,9月9日的生日又恰恰是毛主席仙逝的日子。如今,滕召華愛上了當初毛主席最鐘意的醴陵瓷器,滕家與毛主席之間的縷縷情懷,更是加深了他對“毛瓷”與醴陵五彩瓷的熱愛。
不久,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全力收集并收藏大球泥。
滕召華準備投資大球泥的決定一出,立即在家族和朋友之間掀起軒然大波,眾人的不理解讓他覺得孤立無援。“那段時間,家人對我的舉措非常不支持,為此沒少鬧矛盾,還有人說花費幾千萬來投入到一堆泥巴上不值得,我孤軍奮斗,差點放棄!
如今,他以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董事長、一個服務于湖南本土稀缺陶瓷產業(yè)的“守護者”的身份,坐在筆者面前,他的一切,散發(fā)著耀眼光彩。
毛主席神助 浮雕瓷像一炮走紅
如此珍貴的大球泥僅用做個人收藏,有些大材小用,難以體現(xiàn)其真正價值?v觀中華歷史,盛世之下談收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高端藝術品感興趣、愛好收藏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鑒賞藝術品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加之國家提出要重點鼓勵發(fā)展文化產業(yè)這一政策,滕召華決定自己來運作這些項目。2012年,湖南大球泥瓷藝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的運作從原料配方研制開始,他組織上海、山東、湖南等地國家陶瓷原料檢測機構對大球泥進行化驗、檢驗和對比分析;他組織國內著名陶瓷專家、材料專家及當年參與毛澤東主席生活用瓷研制的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陶瓷藝術大師對大球泥進行深度研究,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當一切步入正軌時,滕召華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原料的優(yōu)秀與稀缺毋庸置疑,可如何才能讓它一炮而響,名震天下?
“什么樣的作品能讓人產生共鳴,傳遞給人豐富的內涵精神,還能讓人們心存敬畏?”滕召華想到了與滕家有著特殊緣分的偉人毛主席。在眾多關于毛澤東的雕塑作品中,著名雕塑家張松鶴先生于1965年創(chuàng)作的栩栩如生的毛澤東浮雕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巧2013年又是毛主席誕辰120周年的大好機遇。滕召華有了信心。
為了尋找張松鶴先生的后人,滕召華幾經輾轉,才聯(lián)系上已經定居國外的遺孀張淑光和兩個兒子,張淑光女士表示,不愿意丈夫的作品被商業(yè)化。滕召光耐心解釋來意,“張松鶴先生的作品實屬難得,精細絕美的浮雕像、珍稀的大球泥原料和釉下五彩瓷技術三者融合,是藝術界的獨創(chuàng),是中華文化的燦爛瑰寶,相信一定能碰撞出最奪目的火花,這無關商業(yè),是一種創(chuàng)新文化的延續(xù),也是想表達對主席的敬重之情!彼\的態(tài)度與對文化的敬仰之情打動了張淑光女士,她愿意將雕像的原模提供出來,衍生新的文化載體。
買斷雕像原模版權,召集來自景德鎮(zhèn)、宜興等地的瓷藝名匠,請教制瓷名家商定制作工藝,第一次正式研究產品,滕召華又差點遭遇“滑鐵盧”,從未有過的嘗試、不同種類瓷匠的意見分歧、屢戰(zhàn)屢敗的狀況、經驗工匠的缺失、廢品的一次次出現(xiàn)……滕召華看著貴如生命的泥一堆堆浪費,看著費盡心思招來的人才垂頭喪氣紛紛想要撤離,項目幾近停滯的景象,滕召華只能又勸又留,給工人們鼓勁打氣。終于,經歷八個月的奮斗、在幾百次的實驗過后,“毛澤東主席浮雕瓷像”研制成功。
2013年8月,主席浮雕瓷像的首次公開亮相,便受到社會各界的嘖嘖稱嘆。滕召華情不自禁地說,“浮雕瓷像的問世是為了慶賀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也是慶賀大球泥走出了第一步,這一步有毛主席神助,走的很成功!”
有了“毛澤東主席浮雕瓷像”的開篇,根據(jù)當前社會佛教文化的盛行,滕召華在2014年又大膽決策:以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中釋迦牟尼佛像為原型,將我國傳統(tǒng)佛像塑像的優(yōu)點同陶瓷雕塑藝術的特性相結合,由工藝美術大師和陶瓷藝術大師聯(lián)袂創(chuàng)作,燒制出了一款“釋迦牟尼佛瓷塑像”,非常成功,受到了星云大師的高度評價。
今年5月,滕召華將編號為001號的“釋迦牟尼佛瓷塑像”贈與了臺灣佛光山星云大師,并永久珍藏于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云大師特別高興,親自題寫《多寶佛》墨寶作為回贈。
國瓷新夢 壯志人生不言愁
大球泥的稀少與珍貴使滕召華異常珍惜,曾經有商人出高價,想從他手中買走部分大球泥,用來做品牌宣傳的幌子,他思前想后,覺得這樣的做法違背他想做陶瓷文化的理念而堅決反對。
在工廠日常的大球泥研究、制作中,滕召華給眾人立下規(guī)矩,絕不能浪費大球泥原料。據(jù)滕少華介紹,即使瓷匠手上黏的一點點泥,都要用水沖干凈,待其沉淀再重復利用,這是對原料的尊重和珍惜,“大球泥的原料不可再生,我們公司尚有100來噸的大球泥,每年開發(fā)約幾百公斤,遵循絕不浪費的原則,消耗都是以毫克來計算的!
為了更好的保護僅余的大球泥,滕召華為其制定了一系列的定位和目標。秉著寧缺毋濫的原則,絕對不允許市場上出現(xiàn)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滕召華將產品定位成高端與定制,因為他希望在未來,每一件用大球泥制作出來的作品,都是精美雅致且極具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具體載體可以是生活中的瓶和碟,或是拿在手中把玩的壺,或是滿足人們宗教文化信仰的神與佛,或是國家領導人出使國外的送禮佳品……這種種可能都已列入公司的產品開發(fā)規(guī)劃之中。
一步步豎立好大球泥制陶瓷的品牌,將“大球泥瓷藝”打造成為行業(yè)內的標桿企業(yè)。對于這一愿景,滕召華成竹在胸。
世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從結緣五彩瓷的大師作品,到后來結緣大球泥;從四、五年前開始化驗、研究大球泥,再到近兩三年生產、制作大球泥相關產品,滕召華坦言,走了很多彎路,交了很多學費,卻也收獲良多。當初的愛好發(fā)展到今天,已經是量變到質變的飛躍,純粹的經濟利益早就轉變成為一種社會責任感,而保護好、利用好、開發(fā)好大球泥就是他最大的責任使命。
鏈接:大球泥,系偉晶巖風化的殘余物,分布在湖南懷化、黔陽、溆浦三縣交界的青界嶺。由于其各種化學物質結構組成粘度好、雜質少、質地白,所以燒制瓷器成型好,透光好。此礦在全世界僅發(fā)現(xiàn)兩處,能與之相比的另一個礦源在英國,曾造就該國一個陶瓷鼎盛時期,而在湖南洪江的大球泥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