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鮮艷奪目,吉祥富貴,被擁戴為“花中之王”。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經(jīng)被當作中國的國花。牡丹文化起源至今已有約3000年歷史。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牡丹文化興盛于長安,唐代特別看重牡丹,牡丹成為了國運昌隆的標志,種植、觀賞牡丹開始成為一種社會習尚。
《牡丹》瓶是工藝美術(shù)大師陳楊龍先生(已故)于2006年親手繪制的作品。采用釉下五彩的工藝,器身勻稱,胎質(zhì)細膩,瓶身高40cm,收口鼓腹短足。瓶身通體繪滿牡丹,多層渲染,每一片花瓣都層次分明,清新欲滴,典雅秀麗,極富有主體感和層次感。區(qū)別于“醉顏紅”、“狀元紅”等紅色系牡丹,瓶上牡丹乃青白色花瓣,綴以淡黃花蕊,給人一種淡雅清逸、空靈雋秀的感覺。彰顯了薄如紙、白如玉、聲如磬、明如鏡的效果。與牡丹花語“生命、期待、淡淡的愛、用心付出”不謀而合,不愧是被稱為“禪在花草中”的名師佳作。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化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待仲春初夏,牡丹花開,微吟小醉踏春行,豈不是人生美事一樁?